Archive for 08月, 2003

要想走得快,请走慢车道

  新经济理论中流行一个最迷惑人的说法:“快鱼吃慢鱼”取代了“大鱼吃小鱼”的传统竞争规则。但我从来就不认为“大鱼吃小鱼”是旧经济的规律。因为真正合理的市场格局是大大小小、优势互补的企业间有机地结合,而不是谁把谁吃掉。 “大鱼吃小鱼”的说法很容易把人们的注意力吸引到如何打击对手上,而不是促使企业真正关心他的衣食父母:自己的客户。 “快鱼吃慢鱼”的说法也有同样的问题。
   
     但除了这个理念上的问题之外,快鱼也并不一定能够吃掉慢鱼。一个新产品的发明者可能因为其“first—mover”的优势而成为一个行业的先驱,但我们也知道许多最先推出某一个产品的企业成了这个行业的先烈,。一些成功的企业家,如步步高的段永平先生甚至认为蓄而后发是一种更为有效的竞争手段。
   
     我们也可以看到许多企业在管理上因急于求成而失败的例子。麦肯锡为实达做的咨询,就是这样的一个例子。不管外界对此事如何评价,我更相信双方高层当事人的说法:麦肯锡提出了几个不同的备选方案,而实达为了尽快实现变革而选择了并不是麦肯锡顾问首选的方案。“激进方案”实施后,企业因无法适应而不得不把改革停下来。如果说这个项目因此而失败的话,我认为失败的不一定是方案本身,而是执行的过程。“快鱼”可能因高速而失去平衡,导致翻船。一个比较慢的“过渡” 方案也许更能够成功。
   
     ERP系统在大企业的引入是另外一个例子。一方面,使自己的信息系统现代化是每个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必须做的事情,否则企业将丧失未来竞争的资本。另一方面,ERP系统在中国企业成功引入的先例并不多。按照TCL电脑总裁杨伟强先生估计,成功率只有15%。就我自己对一些大企业的了解,失败的原因主要是公司上下对ERP的引入所导致的企业变革没有充分的认识和心理准备,以及没有足够的时间来理解、消化和适应一个全新的信息管理系统。本来大家都知道该如何做一件事情,当必须使用新的系统时,大部分人都不知所措。许多企业的解决方案是退回到原路上去。
   
     最新一期《世界经理人文摘》的封面文章标题是:“面对急剧的信息革命,犹豫将令你丧失优势。”这没有错。但为了速度而不顾一切,最后的结果可能是走了一程后才发现到了一个自己并不想要去的地方。有责任心的企业家应该有紧迫感,但也决不能草率行事。要想走得快,我们要有足够的时间考虑方向和选择道路,而不是一味地加速。
   
     经常在北京开车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经验:要想走得快,常常是选择慢道走较好。大家都急于到达目的地而占据快车道,结果快道反而快不起来。有时做企业也一样:为了提高企业发展的速度,有时适当放慢步伐是更明智的做法。

浏览数:星期二, 08月 26th, 2003 未分类 1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