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for 03月, 2007

简单,不简单!

#isubb#

你可能很奇怪,这算是一个什么标题?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讲最近身边发生的几件事情。


在四月一日出刊的《易友》杂志里,有一篇文章我推荐给了很多朋友。这篇文章的标题是:“机会并非越多越好”。为了便于大家阅读,我把这篇文章放到了易友社区,你只需点击一下前面这几个字就可以阅读。


这篇短文引述了一个心理学家做的试验,大概是这样一个结果:当只有很少选择的时候(只有6种食品供人选购),很多人选择了购买。当有很多选择的时候(36种),做出购买决定的人就很少。好像人并不比伊索的驴子聪明多少:只有一堆草的时候,驴子不会饿死。有两堆草的时候,驴子就不知吃左边的还是吃右边的好了。郭德刚比驴子聪明(郭大师,冒犯了:))。听过郭德刚相声的都知道,他给观众的选择永远只有一个:你喜欢的话给他鼓掌,不喜欢也给他鼓掌,而每一次,观众还真的给他鼓掌。


其实很多公司的战略就是建立在这样一个“简单原则”基础之上的:麦当劳只有少数几种食品供客户选择,却成就了世界上最大的餐饮集团。德国的ALDI在自己的连锁店提供很少的商品,却是世界上利润最好的食品零售企业。Google首页只给我们一个地方填空,每分钟却有成千上万的人使用它的搜索服务。


几天前,我平生第一次自己给车加了一次机油。我很顺利的把车盖打开,很顺利的把机油加进去,然后就找不到把车盖关上的机关了。没有办法,只好求正在加油的出租车司机师傅帮忙。他走上前来,用力把车盖往下一拉,车盖就关上了。然后他用一种怪异的眼神看了我一下,好像在说:你连这么简单的事都不会做?我的错误在于:把一个简单的事情弄复杂了。我开盖的时候有机关,所以在关的时候我也想找一个并不存在的关盖的机关。


回到四月份的易友杂志上:当我拿到最新的一期杂志时,我的感觉和几位我问过的朋友一样:大家都说这一期的设计比原来好多了。然后我问他们:你看了几篇文章?大家都说还没来得及看。而在上一期,当设计不被表扬的时候,每个人和我讨论的都是这里面哪篇文章好,自己有什么受益。问题就出在这里:当设计和图片在每一页都占据最重要位置的时候,大家可能没有了阅读的兴趣和冲动。文字的力量就无法发挥出来。在这里,我们犯的是和我上面一样的错误:把一件简单的事情复杂化了。而复杂化的原因,是我们忘记了我们最初的目的:每月一次给商务人士提供最好的经营,管理和成长的文章。而不是最好的设计。


我们的先人说:大道至简。我相信,简单是美。但我知道,简单是最不容易做到的。


我想了半天,最后决定,这篇文章的标题就应该是简单。因为:做到简单,太不简单!


宋新宇博士,xue24.com 首席设计师


PS: 我们的社区改版了。请4月1号后上来看看,并提意见和建议。在设计新的社区的时候,我们试图执行我们的简单原则。具体有以下5个规则:1。社区只有左右两个区域,左边是内容,右边是关联信息和内部“广告”。2。只用两种颜色。3。消灭一切没用的文字和按钮。4。突出阅读,发帖两个最基本的功能。5。让链接无处不在。

浏览数:星期四, 03月 29th, 2007 未分类 2条评论

第六个任务:管理“幸福”

很久以来,我都认为公司管理和一个人的幸福没有太大的关系。企业的使命是组织一帮人完成某个任务,如果你做的好,你可能带领一帮非常平凡的人做出非常不平凡的事情。幸福则是每个人自己的事情。在我的管理者的五个任务总结里,我相信管理者要做好的事情是制定目标,组织实施,做出决定,监督控制和培养人才。管理者没有让员工“幸福”的义务。


直到有一天,一个共事多年的同事提出离开。他的理由不是待遇问题。不是公司的氛围。不是成长的瓶颈。不是没有信任。而是一个非常简单的理由:做事情没有了原来的乐趣。


另一个让我触动很深的是茅于轼在《读者》上发表的一篇文章。在这篇文章里,77岁高龄的茅老先生说,如果让他重新走过一生,他会选择大胆地追求快乐。他认为人生的意义在于寻求快乐:自己的和别人的快乐。


这些事情让我问自己:到底什么是幸福?我自己幸福吗?管理和幸福的关系应该如何处理?


关于幸福,我的一个朋友,奇瑞汽车的副总裁阚雷博士给我讲过一件事。一次休假时他看了一本书。书的主人公是一个已经相当成功和知名的心理分析师,突然有一天觉得自己出了问题:钱,名声,地位,自己什么都有了,却没有了快乐。于是他放弃了已经拥有的一切,开始了寻找幸福和快乐的旅程。他尝试了一切的可能,包括吸毒和爱上一个妓女。在旅途的最后,他得出的关于快乐和幸福的结论是:幸福就是别人需要你,快乐来自于对别人有用。


我相信,人生本来是没有意义的。人生的意义要你自己去赋予。当我给我的客户管理建议的时候,我是快乐的,因为我知道我是对人家有用的。当我给我的同事一些工作建议时,我是快乐的,因为我知道我对他们有用。当我帮助自己的孩子开通一个Gmail帐户的时候,我是快乐的,因为我知道我对他们有用。当我给我们拣来的猫肉吃的时候,我是快乐的,因为我对一个小生命有用。


我相信,每个人都如此,只不过能在什么地方对别人有用不一样,能做的事有大有小罢了。我甚至相信,普通人更懂得这个道理(好像有问题的都不是普通人)。一个把幸福掌握在自己手中的人,当他的工作是扫地的时候他会把地扫的干干净净(对别人有用),他也会通过学习掌握做更多,更大事情的本领(对别人更有用)。我身边就有这样的例子。我们的一个兼职仓库管理员在工作之余不断的利用工作的方便学习管理知识,因为有一天他要开自己的公司。我衷心的祝他成功。


管理者的第六个任务也许是管理员工的“幸福”。我依然相信,一个员工的幸福主要在他自己手中。但是作为一个管理者也有义务创造让员工幸福的条件:信任与授权(让员工有机会表现自己的用处),认可(让员工觉得自己有用)以及学习的氛围(让员工有更大的能力和用处)。如果双方共同努力,我们得到的将是幸福的员工和健康的企业。


                                  宋新宇博士,xue24.com首席设计师


PS:去年我读过一本名为《硬球》的书。这是一本讲选举管理的书。给我印象最深的一个选举策略是请求别人帮助。作者用很多例子说明,请求别人帮助,不仅真的会有很多人帮助你,还能给帮助你的人幸福感。这又印证了我上面关于幸福的话。


在这里,我也请求你的帮助 :)


如果你认为我的信对你的朋友可能有用,请推荐给他们


你也可以成为xue24的代理,在帮助我们的同时挣点小钱


你也可以成为我们的老师,把你的知识分享给更多人

浏览数:星期四, 03月 22nd, 2007 未分类 没有评论

财经时报对Xue24的报道:培训公司要把千万生意搬上互联网

培训公司要把千万生意搬上互联网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17日 00:57 财经时报


本报记者 李国训


“我用八年时间,把生意做到了几千万元的规模。下面的2-3年,我要向互联网转型,继续把生意做到几个亿。”近日,在北京海淀的一家宾馆内,宋新宇在结束完一个企业的培训课程之后,接受《财经时报》采访时说。


宋是中国知名的管理咨询师。1999年,他创建了“易中创业”——这是一家专门面向中小企业的培训公司。在连续多年的扩张之后,“易中创业”已经拥有了20万企业用户。


但最近宋新宇的心思,却花在他所创建的网站xue24.com上。这一网站被他称为“办公桌上的商学院”,其目的旨在向中国3000万中小企业提供线上培训,并推出了一揽子面向中小企业的培训解决方案。


“这些线上培训,以往只有大企业才能享受。而现在通过xue24.com这个平台,中小企业花一点钱,同样也能办‘摩托罗拉企业大学’。”宋新宇说。


不转型,生意会做死”


“不转型,生意会做死。”谈及为何转型时,宋新宇一语道破天机。


最明显的迹象是,中国的中小企业培训市场在经历了最初的急速扩张之后,如今发展已陷入瓶颈,增长十分有限。而同时,来自互联网的需求却在大量增加。仅在Verycd一家网站,宋的培训课程的下载量就远超其线下的销量。


宋新宇也注意到,由于竞争加剧导致扩张、推广成本的大幅增加,许多培训公司已经退出了这一市场。“很显然,线下的生意看不到前景,迟早会死掉。”


因此,向互联网转型也被宋新宇视为“不得不做”的事:“实际上,任何传统行业都必须借助互联网这个工具,重新定义自己,重新打造业务及流程。”


尽管中国的在线培训尚未真正兴起,但在地球另一端的美国,名为“e-Learning”的在线培训模式早已大行其道。


数据显示,2006年已经有60%的美国企业通过e-Learning的形式培训员工。美国培训与发展协会(ASTD)还预测,到2010年,雇员人数超过500人的公司,90%都将采用e-Learning进行培训。


同时,e-Learning的模式还在向全球范围扩张,韩国、日本、新加坡的一些著名企业也开始采用e-Learning的方式进行企业内部培训。


突破中小企业盲区


一直以来,国内能提供线上培训的往往只有摩托罗拉、IBM、中国电信、平安保险等少数大企业。宋新宇对此的解释是,在线培训回报很高,但耗资十分巨大,中小企业“有心无力”。


他透露说,大企业在线上培训的投入十分惊人。中国电信在这方面耗资也有数千万元,每年维护成本为数百万元,每年培训员工数量超过30万元;摩托罗拉创建企业大学投入更高达几亿元,每年维护成本也在几千万元。


“我每年会见六七千的中小企业老板,他们其实也意识到线上培训的好处,但是市场上却没有他们需要的产品。”宋新宇告诉《财经时报》说,在线上培训这个领域,中小企业一直是“孤儿”。


因此,宋新宇很希望将xue24.com打造成中小企业的在线培训平台。通过这一平台,中小企业最低花2万元的价格,就可以为其新员工、基层管理人员、中层管理人员、渠道商及代理商提供不同层次的培训。


“高级管理人员的培训更适合在线下完成。因为数量不多,这样的差旅费用和成本不会很高。”宋新宇认为。


金道网络集团的总裁邓皓文对此也深有感触。他向《财经时报》透露,金道网络是一家中小规模的IT服务公司,利润很低,对服务质量的要求却很高。他们分布在全国的500名工程师如果得不到培训,风险会很大,但要全部提供线下培训,费用又难以承担。


邓皓文找到的办法是“搞混合式培训”:把少数高层管理人员集中起来做线下培训,而把其他员工的培训则放在xue24.com平台上,并通过一系列指标对网上培训进行考核。“线下和线上的培训人数比例是2?誜8,但成本却反过来,是8?誜2.”邓皓文对这样的结果表示满意。


当然,尽管受到一些企业的欢迎,但宋新宇和他的xue24.com在中国依然要面对巨大挑战。要成功地把有数十年历史的传统培训市场“逼”上互联网,他还需要更多努力和解释,去消除外界的质疑和观望。

浏览数:星期日, 03月 18th, 2007 未分类 1条评论

你最想对老板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在罗兰贝格做管理咨询的时候,经常问客户方员工一个小问题来了解这个企业面临的问题:“你最想对老板说的一句话是什么?”每一次,这都是一个非常有用的技巧,能让我很快得到真实和有用的回答。人就是这样:如果你作为一个中立者逼迫他只说一句,大部分人选择说真话,说有用的话,而不是说假话,说套话。


几个月前,我在xing网上的易中高级社区里做了一个小调查,问的就是这个问题:“你最想对老板说的一句话是什么?”下面是大家给出的一些答案:


-“老大,请相信我们,不要做无谓的猜疑。”


-“首先信任我,然后帮助我.”


-“信任,放权,充分并真诚的交流。”


-“工作之前:擅于鼓励、信任、权利下放。工作完毕:做出能帮助提升我经验的谈话总结”


-“用人不疑! 疑人不用. 相信我请支持我….”


-“你给予什么你就得到什么,请相信我们、我们会做的更好。”


-“对员工的不信任,就是对自己没信心”


在线下,我也问了一些朋友这个问题。最让我错愕的是一个大公司的白领员工的回答。听到这个问题,他想了一分钟之久,然后对我说:“我对他无话可说”。而在上述社区里一个朋友的回复同样耐人寻味:“老板,…您什么时候出差?…”他的期望居然是见不到老板。


我相信,大部分企业最大的问题是上下之间的信任问题。员工最在乎的其实是老板或上司是否真正信任自己。老板仅仅口头上说信任最没有用。老板仅仅做一点培养相互信任的事没有用。老板仅仅做一段时间也没有用。老板必须真心诚意,必须时时反省自己,是不是真正努力了。反过来,员工也应该反省:我值得老板信任吗?信任象胆小的野鹿,非常容易被一些小危险吓跑。双方都必须努力才能留着彼此的脆弱的信任。


我自己也打过工。回想那段经历,我对我过去的老板最想说的是:“谢谢。因为你给了我信任,机会和培训。”


宋新宇博士,xue24.com首席设计师


PS1: 请告诉我,你最想对你的老板说的一句话是什么?做法很简单:请在我的社区直接回复此文章。也请你把我的文章转发给你的老板,也许对他有些帮助。但这可能需要点勇气J


PS2: 如果你自己是老板,你可能关心“老板最想对员工说的一句话是什么”。对这个问题,在我的社区也有一个讨论,请点击这里加入讨论。


PS3: 在我的经验里,信任问题是老板和员工关系中最大的问题。但如果这个问题已经解决,老板最关心的是员工的能力问题,员工最关心的是自己的成长问题。这时员工最想要的是机会和培训,老板最想要员工学习和提升。我真诚的邀请你免费试试我们为你打造的企业大学,可能能帮助你部分地解决这些问题,只要点击这里就可开始(流程有些复杂,请耐心)


 

浏览数:星期四, 03月 15th, 2007 未分类 没有评论

中小企业+两万元=摩托罗拉企业大学?

中小企业+两万元=摩托罗拉企业大学?


 


“为什么员工就不明白我的意思呢!”


“为什么我每天就是忙着去救火呢?”


“为什么稍好点的员工就留不住呢?”


做不做中低层培训,这是个头疼的问题!


这些中小企业的幽灵时不时的徘徊在中小企业家的天空上。“什么执行力不足、缺乏企业文化啦,都对,但怎么解决啊?”像千千万万的中小企业家一样,金道网络公司的总裁邓皓文很直白。 


问题出在人身上!作为中国最大的民营IT增值服务商,成立于95年的金道网络公司倍感人才培养的压力。因为技术更新的太快,金道所在的IT行业竞争十分激烈。为了保证服务的质量,员工必须进行最新行业技术、服务技能和管理方面的培训。一个人一次就按两千算,400多人的培训成本一次就是80万!高额的培训成本让金道集团望而却步,不得已只好选择对中层管理人员进行重点培训。但直接为客户服务的是大多数的基层员工,客户可不会管你的苦衷,在他们眼里基层员工的服务水平就是公司的水平!客户的抱怨让邓皓文感到了对基层员工进行全面培训的压力! 


邓皓文的压力,其实就是来自时代的压力。在目前的知识经济时代,恰恰是知识和技能极度短缺的时代,因为知识的半衰期越来越短了。一直领先市场的金道公司采取了主动,直面问题。积极寻求一种即能培训广大基层员工,又不需要付出太大成本的方法。又让马儿跑,又让马儿少吃草?可能吗? 


邓皓文确实出了一个难题!作为邓皓文的朋友,中国著名管理咨询专家宋新宇尝试用xue24.com的网络培训方法解决中小企业的挑战。


中小企业能像摩托罗拉一样建立自己的企业大学吗?


“就是给金道做一个像摩托罗拉大学那样的网上企业培训学院”,宋新宇解释说:“把传统的培训课录下来,这样很多没有参加培训的员工可以随时学习。金道公司在成都、广州和上海的同事也可以及时得到公司总部的培训。” 


xue24.com网络解决方案的好处主要在于:企业不需要巨资购买软、硬件和找人维护企业培训平台,全部交给服务商去做。其次,网络培训不会影响企业传统的面对面培训,还能相辅相成。 


录制课程是不是很麻烦,需不需要专业的人做呢?培训互动性问题怎么解决?员工能否适应网络课程这种形式?《IT时代周刊》杂志总编辑曹健一连串的质疑,个个击中要害!对中小企业需求烂熟于心的曹健清楚,以前的很多企业网络培训就栽在这些问题上。 


“麻烦不麻烦,你会视频聊天吗?”宋新宇问,只要你会QQ视频聊天你就会录课,就是这么简单!员工是否适应网络教学这种形式呢?对于年轻人占多数的企业,这不是一个问题,他们很快就能适应和喜欢上这种网络学习方式。无论是在办公室、家里,还是出差在外地,只要你能上网就能学习公司最新的课程。 


“那互动性呢?”曹健追问。 


坦白讲,实现互动性目前技术上已经没有问题,也都可以实际应用。但离企业实际需求还有距离!所以网络教学更多用在对互动性要求不是很强的教学上,而这些是企业目前最主要的需求!宋新宇坦诚:互动要求多的课程,还是建议用传统培训的方式为主,网络教学只是作为辅助手段。


建中小企业自己的摩托罗拉大学=两万?


“但对我们来说,已经相当满意了,毕竟付出的不多,得到的却不少”,邓皓文告诉《IT时代周刊》杂志。对于投入培训系统的20万,他觉的很值。因为续签的老客户带来的销售额很快就会远远超过20万了,将来可能是两百王、两千万的收益! 


“20万的系统对一般的中小企业还是太贵了”,曹健咄咄逼人。宋新宇亮出压箱底的底牌,xue24.com已经针对中小企业推出了两万元的一揽子解决方案,还顺路做“广告说”:同时赠送大量管理培训精品课程和新员工培训方案! 


“不过谁说都没有用,培训带来的销售增长才是硬指标!”邓皓文嘿嘿乐了。

浏览数:星期三, 03月 14th, 2007 未分类 没有评论

什么让VC心动?

周二,我在清华大学经管学院为25位来自欧洲的天使投资人做了一个题为“如何在中国做生意”的演讲。这个活动是由在欧洲风投圈颇有名气的BrainsToVentures AG和它的中国合作伙伴,zero2ipo 以及Red Herring中国共同举办的。


过几天,我会把我讲的内容用xue24的工具录下来,放到平台上供大家指正。但如果你愿意,现在就可以免费下载我的讲稿(14页ppt, 可惜仅有英文。写到这,我想提醒一下,如果你有任何的知识想和大家分享,或想用自己的知识挣钱,请象我一样做:把自己的独特的知识用xue24的课件生成工具形成课程,放到我们的平台上,就可以与朋友分享或与我们分成了。在我的眼里,每一个人,包括正在读我的文章的你,都是老师,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东西,每个人都是知识的载体。为什么你不试试当回老师呢?)


今天,我想写的不是我的演讲内容,而是在这之后的活动。活动是做deal pitches, 翻成中文,就是配对的意思。配对的一方,是前面提到的25位有大把钱的VC。配对的另一方,是zero2ipo和Red Herring从数百个商业计划书中挑选出来的六个要找钱的项目。配对的过程是每个项目的负责人(通常是其CEO)在7分钟时间里介绍自己的项目并接受投资者的提问。之后,如果一个VC对一个项目感兴趣,他们再单独谈。


自己不是这场活动的主角,所以有时间对这样一个场面进行详细观察。你可以想象,推销自己项目的人会使出浑身的解数,吸引投资者的注意。


一位给我留下较深印象的是第一个发言的处处鸟公司的陈勇先生。他知道投资者大都来自德国和瑞士,所以他用德语打了招呼,博得不少VC一笑。另一个给我和大家留下更深印象的是www.yiikoo.com的张明明女士,她的第一句话不是介绍自己,而是一个问题:“在座各位知道cafepress 的请举手”。结果大部分投资者都举了手,因为www.cafepress.com 在美国已经是一个相当成功的个性化礼品设计和销售网站。接下来,她的介绍就简单了:“yiikoo是中国的cafepress”。然后她还把带来的两个样品在投资者之间传递,以加深大家的印象。


这些都吸引到了注意力,都是不错的做法。但我想得到答案的问题是:
到底什么让VC动心?换句西方人常用的话说,什么东西sexy? 什么让VC眼前一亮?


我观察到的答案是:成功。已有的成功。经过证实的成功。可以验证的成功。


因为可能会涉及当事人的商业秘密,我接下来就不能告诉你我将要提到的公司的详情了。一个能证实我的观察的例子是,引起了不少反响的项目之一已经在2006年就有了上百万的收入,这些收入是这个项目成功的一个验证。他们现在要钱>另一个让投资者主动询问创业者需要多少钱的项目,是其负责人用令人信服的口吻讲到,他们将在一个月内与一个中央政府部门签订一个具有垄断性质的大单。颇有戏剧性的场面是投资者自己补充说:如果这个单子签下,那这个项目的价值就完全不一样了。项目的CEO非常自信的说:当然如此。


我承认,这是一个令大部分人沮丧的答案。本来,我们想象的VC应该是最敢于冒风险的一群人。我们有好想法,他们有钱。一结合,就是成功。本来,我们求助于他们是因为我们需要他们的帮助以实现自己的梦想。本来,我们相信,只要有足够多的资金,我们总能找到通往成功的路。


但这绝不是VC的想法。他们可能善良,但不是慈善家。他们可能冒险,但不是赌徒。他们虽然有钱,但不是银行家。他们是一群绝顶聪明,非常理智,富有经验和资金,也许更胆大一些的生意人。仅此而已。


真正的世界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世界可能是平的,但不可能是平等的。在试图回答“什么让VC动心”这个问题时,我又一次深深的感受了这一点。当你有一个没有证实的想法而想得到投资时,VC高高在上。当你找到了挣钱的金钥匙时,VC们会打破头皮,想成为你的生意伙伴。


知道这一点,我们可能就不会再舍近求远。知道这一点,我们就更能体会邓小平他老人家的那句简单而深刻的真理:“发展是硬道理”。对一个国家如此,对一个企业如此,对一个创业者也如此。


做好自己的事情吧。那时VC会不请自来。因为,让他们心动的是成功。


宋新宇博士,xue24.com首席设计师


PS:写到最后,我发现今天说的道理其实无处不在。在我的有关营销的课程里,我就讲过营销和推销的区别:推销是你找别人,营销是让别人找你。面对VC,也是一样的道理。做好自己的事情,让VC求你!


 

浏览数:星期五, 03月 2nd, 2007 未分类 1条评论